首页 > 文化&活动 > 2016读书月 > 正文

文化&活动

2016“一校一书”精品图书推介

发布于:2017.02.23

1:《群山之巅》 作者:迟子建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馆藏索取号:I247.5/CZJ1.20
    (茅盾文学奖得主!《额尔古纳河右岸》后10年再写红尘中的精灵,白雪下的罪恶,群山之巅的太阳火)
    《群山之巅》是迟子建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雪域北疆龙盏镇上三个家族的悲欢离合故事。小说构建了一个地处北国边陲、群山之巅,由各路移民组建而成的当代小镇龙盏镇,创造了一群生活在山林之中的当代边民。小说从一桩轰动全镇的杀人强奸案——辛欣来弑母强暴小矮人安雪儿写起,到辛欣来被抓捕归案并被执行死刑为止。围绕这一贯穿始终的核心事件,小说一方面书写了龙盏镇在这两三年内所发生的事件,另一方面又由龙盏镇的辛家、安家、唐家三个家族的迁徙历史牵引出八十多年来中华民族的时势更迭史以及东北开发建设的历史,展示了时代大潮冲击下的众生相,历史和现实互相纠缠,人性善恶交织。小说执着于发掘民间小人物的人性之光,展开较为严厉的现实批判,捕捉乡村传统文化最后一缕光芒,是该小说的主旨所在。

2:《秩序的沦陷:抗战初期的江南五城》 作者:[加]卜正民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馆藏索取号:K265.07/BZM
    (荣获深圳读书月2015年度十大好书、 《中华读书报》2015年度十大好书 、《光明日报》“光明书榜”2015年度十大好书、《北京晨报》2015年度致敬图书、中版好书榜2015年度好书、商务印书馆2015年度十大好书。)
    《秩序的沦陷》为著名汉学家卜正民教授近著,关注的是抗战初期的社会与人。作者选取江南五城(嘉定、镇江、南京、上海、崇明)为例,描述了日军残暴占领城市、试图重建基层机构的过程,并分析地方头面人物与日伪政府的关系交织。“这里有通敌,有抵抗,但两者之外的其他行为要多得多。”借助对这种模糊行为的分析,作者考察了战争时期城市秩序的维持,以及生活其间的个人的心态、处境与选择,以求揭示一个复杂的战时社会。

3:《悲伤与理智》 作    者:[美] 约瑟夫?布罗茨基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馆藏索取号:I712.65/BLD2
    在这部题材丰富、视界浩淼的散文集中,约瑟夫?布罗茨基开篇便用深沉内省的目光审视了自己在苏俄的早年经历以及随后去往美国的流亡生涯。接着,作者用惊人的博学探讨了诗歌的张弛变幻、历史的本质、流亡诗人的双重困境等一系列颇具广度与深度的话题,思维的触手延揽古今,上及古罗马贤帝马可?奥勒留, 下至现当代诗人托马斯?哈代与罗伯特?弗罗斯特,将对存在本质的哲学探讨与对诗歌美学的炽烈情愫糅合锻造为继《小于一》之后的又一部世所罕见的奇作。

4:《晚明大变局》 作    者 :樊树志     出版社:中华书局   
    本书是樊树志先生五十余年明史研究及对中国历史思考的结晶,是继《晚明史》之后,对晚明历史研究的又一力作。本书从全球化的角度来解读中国的历史与社会变迁,在进一步推进晚明史研究的同时,对中国大历史的变迁发展提出了新的见解——晚明大变局是中国历史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晚清以后中国社会发生颠覆性大变局的思想和文化潜源。[1] 
  宏阔的学术视野结合细致入微的考证爬梳,本书中,樊先生在诸如“倭寇”问题、西学问题、东林及复社问题等上,澄清了人们的诸多误解,还原了历史的真相。同时,樊树志先生高屋建瓴地指出,以徐光启为代表的明末士大夫,是中国第一批放眼看世界的中国人,并还原了瞿汝夔在西学东渐过程的关键性作用,打破了学界历来引用西方学者认为明代中国天主教传教成功仅归功“三大柱石”而忽略瞿汝夔的成说,推进了晚明史研究的高度。
  樊树志先生的语言通畅浅近,将学术界最新的研究成果转化为了大众能读懂的历史叙述,真正做到雅俗共读,在推进了晚明历史研究的同时,给读者提供了一本系统了解晚明社会发展的简明通史著作。

5:《抗日战争》 作    者:王树增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馆藏索取号:I253.2/WSZ2.4
    导读:近期,知名军旅作家王树增出版了长达180万字的长篇著作《抗日战争》第一卷。此书一经出版,就已受到大众读者广泛的关注和热议。人们不仅关注王树增是如何还原70多年前那场惨烈的抗日战争,急于了解那些惨痛的历史。更为重要的是,他是如何评判那些悬而未决的"疑案"。
    比如,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国共两党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蒋介石究竟是不是卖国贼?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王树增将在此后的系列专访里,为大家一一道来,以史料说话,重新梳理抗日战争中的焦点问题。

6:《午夜之子》 作    者:王树增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萨曼鲁西迪名作30余年后终引进 午夜之子 个个神秘
    摘要: 作为英国文学的领军人物和“移民文学三杰”之一,鲁西迪的名望与成就可以与米兰?昆德拉并驾齐驱,他的成名作《午夜之子》被誉为魔幻现实主义杰作。这部巨作曾三获布克奖,入选20世纪百大英文小说,如今在出版30多年后,终于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大陆。
    “如果要推选一位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世界文坛上最引起轰动的作家,那么,肯定非英国的萨曼?鲁西迪莫属了。”《午夜之子》译者刘凯芳直截了当地点明了鲁西迪的地位。

7:《我的凉山兄弟》 作    者:刘绍华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馆藏索取号:I253.7/LSH
    历经十年、长达二十个月的田野调查,一位年轻女性人类学者,勇敢跨入海洛因与艾滋病蔓延的偏远山区
    纪录凉山诺蘇族兄弟在现代化浪潮中,辉煌又惨烈的青春探险,见证了现代与传统、全球与在地、生命与死亡的交织辩证。
本书以现代性与全球化为时代背景和理论视野,将海洛因与爱滋比喻为诺蘇男性的流动成年礼。奠基於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疗人类学的完整扎实训练,历经十年、长达二十个月的深入在地田野调查,作者生动鲜活地呈现出诺蘇流动青年与吸毒者的生命经验,将之与中国在过去一世纪的钜变中所经历的多元现代性、社会韧性,以及个人生命憧憬交织在一起,并从中揭露少数民族文化的延续与断裂。
    这部兼具民族志知性与报导文学感性的动人作品,铭志了一个可能即将灰飞烟灭的时代纪录。在凉山彻底隐没於现代性洪流之前,惟愿诺蘇兄弟的生命能广被认识,这是作者书写始终如一的初衷。
   本书英文版荣获第一届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会科学学术性专书奖。

8:《草木缘情: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 作    者:潘富俊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馆藏索取号:I206.2/PFJ
    内容推荐:本书为我们描绘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作者累积近半个世纪的研究,在书房中遨游文学世界,在田野中实地探访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每种植物,考评大地自然生态,还原几千年来文人笔下的植物原貌,解析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名称与寓意的植物面貌,并找出植物引进中国的脉络,同时分辨虚实,厘清文学作品的写实与想象。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面亲近古诗词,一面认识大千植物世界。

9:《何为良好生活》 作    者:陈嘉映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内容简介:本书探讨伦理学中的几个论题。读过几本书的人知道,天下的道理差不多早都被前人讲过。其中有些,我有自己的体会、思考,尝试用当代中国普通读者比较易懂的方式把这些道理重新讲述;有些,前人好像讲得不太对不太好,我尝试讲得更好些。也许没做到——我一直对自己期望不高,更希望的倒是有几个读者能与作者一样,感到诚实的思考实是人生一大乐事。
    “我该怎样生活”这个问题不只是人生道路之初的问题,而是贯穿人的一生的问题。这个问题,主要不是选择人生道路的问题,不是选对或选错人生道路的问题,而是行路的问题——知道自己在走什么路,知道这条路该怎么走:我们是否贴切着自己的真实天性行路。
    在最初“选择人生道路”的时候,没谁一开始通透了解自己的本性,了解周边环境并预见环境的变化。我们一开始不可能通透了解自己的本性,这不在于我们还不够聪明,而在于我们的本性在一开始不够具体,本性有待在盘根错节的实践中向我们逐渐清晰地显现。我们大概可以在这个意义上去理解歌德说他的浮士德是一系列越来越纯粹或纯洁(rein)的努力。我把这个“纯粹”或“纯洁”理解为:自身通透。我以为,这种自身通透是phronesis最核心的含义——洞明自己行在何处,浑然一体地洞明自己和自己所行之路,从而能贴切着自己的真实天性行路,把自己大致保持在天性所指的道路上。

10:《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
 《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正文4篇,附录2篇,计12万字。书中主要涉及两个主要问题:一、中华传统价值观,讨论其哲学基础、传承与发展,关注其对当代社会的影响;二、国学相关问题,关涉国学概念、流变,及其近代国学研究的发展、国学名家与大师。传统价值观与国学是目前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既是学术讨论的议题,亦是民众关注甚至投入热情的话题。本书作者是著名哲学家,又身兼多种社会职务,多次应相关部门及国内外高校之邀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座谈、演讲,书中多篇文字均经此形成,故全书内容既有学术性,又有针对性;文辞既重准确性,亦不乏通俗性。

11:《匠人》 作者: 申赋渔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匠人》讲述了作者申赋渔的家乡——申村中一个个手工艺匠人及其家族的命运故事,有花匠、雕匠、铁匠、裁衣……从这些故事中,展现了苏北一个几万人大村的乡土、生活变迁,追忆了作者失落的故乡。申村的兴亡衰落,既是时代变迁,也是人世间的因缘际遇,令人叹息,深觉悲凉。

12:《毛泽东传》 作者: (俄)亚历山大?潘佐夫/卿文辉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馆藏索取号:?A751/PZF
    这部毛泽东传记的最大特点就是大量利用了苏联方面有关毛泽东及中国革命的各类档案,范围囊括了前苏共中央、各主要政府部门、共产党情报局乃至克格勃等。苏联解体后,前苏联的大量解密档案成为各国历史学家、政治学者趋之若鹜的“资料宝藏”。身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莫斯科人,又是从莫斯科国立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潘佐夫在挖掘这批档案时自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当该作英文原版在美出版时,两位作者就特别强调,这部毛泽东传记的最大优点就是充分利用苏联解密档案,而过往论著则多依赖毛泽东本人的叙述、相关人士的回忆、中共官方的公开文件又或者干脆是道听途说后的瞎编。正是由于两位作者以扎实的档案资料为写作基础,所有他们才敢于用“真实的故事”来当作书名。

13:《人性中的善良天使:暴力为什么会减少》 作者:(美)斯蒂芬?平克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馆藏索取号:K103/PK
    本书是一部人类心理进化史,开创性地运用了最前沿的心智理论研究人类历史,以震撼人心的方式剖析促发暴力的人类心理的内外因素。本书的结论必然会引起争论,但这只是一个开端,它将引导我们用全新的角度看人性、看历史、看世界,让我们深思人类社会的未来命运。在阅读了血腥的战争和令人毛骨悚然的罪行之后,我们不由得掩卷发问:“世界会变成怎样?”但是我们很少问:“过去的世界究竟有多糟糕?”实验心理学家、认知科学家、畅销书作家斯蒂芬?平克在这本令人震撼的新著中告诉我们,过去的世界更加糟糕。事实上,我们正生活在人类历史上最和平的时代。

14:《岛上书店》 作者:(美)加布瑞埃拉?泽文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馆藏索取号:I712.45/ZW
    这是一本关于全世界所有书的书,写给全世界所有真正爱书的人。
    《岛上书店》是一本现象级全球畅销书。2014年4月1日,《岛上书店》精装版在美国上市,立刻以一路破纪录的姿态,成为了2014年的全球出版界黑马。短短一年内风行畅销美、英、德、意大等30国,创下了出版史上全球化最快的畅销纪录。
    岛上书店是间维多利亚风格的小屋,门廊上挂着褪色的招牌,上面写着: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
    A.J.费克里,人近中年,在一座与世隔绝的小岛上,经营一家书店。[4] 命运从未眷顾过他,爱妻去世,书店危机,就连唯一值钱的宝贝也遭窃。他的人生陷入僵局,他的内心沦为荒岛。[5] 就在此时,一个神秘的婴儿出现在书店中,意外地拯救了陷于孤独绝境中的A.J.,成为了连接他和小姨子伊斯梅、警长兰比亚斯、出版社女业务员阿米莉娅之间的纽带,为他的生活带来了转机。
    小岛上的几个生命紧紧相依,走出了人生的困境,而所有对书和生活的热爱都周而复始,愈加汹涌。

15:《零年:1945现代世界诞生的时刻》 作者:(荷)伊恩?布鲁玛/倪韬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馆藏索取号:K152/BY2
    《零年》是对作为二战尾声的1945年所发生的事的回顾。一个世界走到了尽头,另一个焕然一新且前途未卜的世界正徐徐拉开大幕。世界各地都在上演政权更迭,无论是亚洲,还是欧陆大地,均随处可见。之后的权力斗争往往相当残酷,在这一过程中,诞生了我们所熟知的现代世界。
    这一变革的规模几乎难以想象。纵观全球,大城市沦为一片废墟,饿殍遍野,人口大幅衰减,生活颠沛流离。人们开展了大范围的无情报复。与此同时,难以估量的损失已成过去,光复掀起了无以伦比的喜庆狂潮,人们前所未有地纵情欢乐。1945年的一系列事件孕育了欧洲福利国家、联合国、去殖民化运动、日本和平主义以及欧盟。战胜者将社会、文化和政治“再教育”强加给战败者,力度之大,几乎史无前例。这种做法多半未经过深思熟虑,但正如伊恩?布鲁玛向我们呈现的那样,以事后之明来看,这些举措实际上还是较为开明、人道和有效的。
    这部作品布局宏大,人物故事跌宕起伏。书中,作者信手拈来地谈及亚欧两地的影视艺术作品。也许没有人比伊恩?布鲁玛更适合撰写《零年》这本书了,这是他的力作。

16:《丁玲传》 作者:李向东、王增如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馆藏索取号:K825.6/DL2.5
    传记作者曾在晚年丁玲的身边工作,状写作家的音容笑貌,刻画其内心的欢欣与苦恼,多有感性经验作为依据,不同于一般仅凭文献推测悬想者。尤为可贵的是两位作者不想把自己的写作停留在作家印象记或回想录层面,而是以历史学研究者的严谨态度,查阅、搜寻有关丁玲的文献档案,细致梳理,精心考核,且以社会学研究者的勤奋精神,踏查丁玲足迹所至之地,寻访相关人士,口述笔录,用以和文字文献比勘对照,故屡有新的发现贡献学界。十多年来两位作者陆续发表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常常成为令人关注的话题,所撰《丁玲年谱长编》则是丁玲研究领域引用率最高的著作。《丁玲传》是他们积多年研究成果精心撰写的集大成之作,史料丰赡,言皆有据,既述传主的坎坷人生,亦写时代的云波诡谲,线索繁复但叙述清晰有序,且语言平实,不尚虚饰,娓娓道来而别具情致。可以说,这是难得一见的一部优秀传记。

17:《长物:早期现代中国的物质文化与社会状况》 作者: [英] 柯律格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晚明时期,品类繁多的“物”在中国文化中扮演了过去所不曾享有的重要角色,关于物的分类、使用、品评,以及对它们所感到的不安或褒贬,成为晚明士人关注的话题。
    牛津大学教授柯律格的名著《长物》,以明代文震亨《长物志》一书为例,从物品视角切入艺术史,同时也跨越学科界限,参照社会文化理论,讨论明代的“多余之物”——绘画、书法、青铜器、瓷器、玉雕以及其他明代士绅精英所拥有的文玩用品,考察它们如何被鉴赏、使用,如何成为被消费的商品,以怎样的方式流通、被接受,以及它们在明代社会生活中的意涵,是一部有关晚明文化消费的经典著作。

18:《世界秩序》 作者: (美)亨利?基辛格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馆藏索取号:D81/JXG
    本书系统梳理了各地区的战略逻辑和地区秩序观——欧洲的均势秩序观,中东的伊斯兰教观,亚洲多样化文化起源下形成的不同秩序观,以及美国“代表全人类”的世界观——从文化、宗教、地缘等综合因素解读了这些不同秩序观的形成、冲突和合作,并结合网络科技等当前新的战略要素,解析了当下时局的挑战与机遇。
     不仅将视野拓宽到全世界,而且将时间拉长到400年,集结了60年外交生涯的理念精髓,可以说是一部大开大阖、谈古论今、求索国际关系治理之道的集大成之作。

19:《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作者:许倬云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馆藏索取号:K203/XZY2.1
    作为一个中国人,始终会有这样的问题萦绕心头:什么是中国?什么是中国人?我们一直以为自己对这个问题很清楚,可是细细想来,似乎又有很多似是而非和不清不楚。许倬云先生的《说中国》给了我们明晰和凝练的答案。
    《说中国》告诉我们,中国其实是个大熔炉,中华民族是不同种族和不同文化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融合而成的文化共同体。包容,开放的心态,铸就了伟大的中华文明。这本书,有助于我们理性客观地看待中华文明的源流演变,有助于我们在纷繁的现代,深刻地理解中国和中国人这样复杂的命题。尤为难能可贵的是,本书篇幅不大,却简单凝练地涵盖了如此重大的命题,作者的功力可见一斑。任志强、张维迎、白岩松联合推荐。三位不同领域的佼佼者,跟随许倬云穿越历史与成见,在中国的大熔炉中,提倡包容开放的气度和天下格局,寻找通往光明之路的指引

20:《皇权不下县清代县辖政区与基层社会治理》 作者:胡恒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馆藏索取号:D691/HH
    区域研究的兴起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史学研究转向的显著特征之一,学界抛弃了过往拘泥于政治史的宏大叙事,转而试图通过个案或区域研究寻找到一条呈现“整体历史”的路径,构建起中国史学自身的解释模式。对“区域”作出何种界定,成为研究者需要优先处理的问题之一。本书将在系统、全面收集清代档案、实录、政书文献的基础上,着力于探讨清代县辖政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即作为一种全国层面的制度设计,其制度渊源何在,在清代又经历怎样的制度变革,在民国时期的消失等状况进行长时段的梳理,清代县辖政区的空间分布,清代县辖政区设置与地方治理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21:《1776——美国的诞生》 作者:(美) 戴维麦卡洛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馆藏索取号:K712.41/MKL
    美国独立战争的关键一年是1776年,两度普利策奖得主、作家戴维麦卡洛在众多的史料中挖掘出背后的故事,对华盛顿率领美军和英军战斗的历史给出了与众不同的描述。这是一部严谨的历史著作,更是一部充满跌宕起伏故事的文学著作。
媒体评论:这部著作将美国独立战争演绎得栩栩如生,无论你是“历史宅”还是中学开始就翘掉历史课的“坏小子”,它都会令你爱不释手。——《纽约时报》
简而言之,这是一部由美国顶尖的历史作家打造的杰作——引人入胜的题材、扎实专业的史料运用、文采斐然的叙述……这些长处在本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出版者周刊》
在华盛顿取得的两场大捷之中,作者巧妙地捕捉到了引导美国走向独立富强的“1776精神”,每位美国人都值得一读。——《图书馆周刊》

22:《阎明复回忆录》 作者:阎明复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馆藏索取号:K827/YMF
    《阎明复回忆录》(一)(二)两卷,讲述了作者少年时代、大学岁月、翻译生涯、文革遭遇以及恢复工作后的许多往事。全书跨越的时间超过半个世纪,从九一八事变到新中国改革开放,涉及众多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
    阎明复是中共谍报英雄阎宝航之子,在书中,作者亲切回忆起自己自幼随父母频繁接触中共早期领导人和民主人士(周恩来等曾是“阎家老店”常客)的别样年少时光,回忆起抗战岁月父亲身边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们毅然决然献身民族解放事业。书中详细记述了作者从“哈外专”毕业后,在全总和中办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陈云、彭真等领导人做了17年俄文翻译的非凡经历,其间亲历国际共运的转折历程和中苏关系由“蜜月”走向分裂的全过程;书中还有作者对“文化大革命”中自己受迫害被关进秦城监狱的痛苦回忆,直至恢复工作后任大百科出版社副总编时,积极选调大批尚未摘帽的“右派”高级知识分子参与编撰大百科全书的诸多往事。本书饱含了作者对家国命运的拳拳深情,具有独特的文献史料价值,其中首次公开许多有关国际共运和中苏关系的史料尚属。

23:《追风筝的人》 作者:(美)卡勒德胡赛尼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馆藏索取号:I712.45/HSN
    《追风筝的人》清新自然,以新写实的笔法,诉说着温情与残酷,美丽与苦难,它不仅仅展示了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史,也展示了一个民族的灵魂史,一个国家的苦难史。这部小说流畅自然,就像一条清澈的河流,却奔腾着人性的激情,蕴含着阿富汗斯坦这个古老国家丰富的灵魂,激荡着善与恶的潜流撞击。因为这部书,让世界了解了一个遭受战火蹂躏的、默默无闻的阿富汗斯坦人,这才是文学的魅力,也是这部小说的艺术魅力。但是这部小说不仅如此,他之所以能够吸引不同民族、国家的读者,撼动读者内心纤细的情感,是因为它讨论了关于人性和人性的拯救问题,这是现代人类面临的共同话题。其实,人性的救赎是这部小说的核心价值。
    任何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一旦进入读者视线,就具有了独立客观的意义,不管作者的主观创作有没有意识到那些意义的存在,并不能否认它的客观价值。风筝是该书的灵魂,虽然只在小说的两个地方出现,却蕴含了丰富的意象,风筝可以是爱情、亲情、友情,更是作者对未来希望的象征。小说的精妙之处在于跳出了一般个人与社会前台背景的关系,跳出了人和社会那种互相影响的从属关系,儿子与父亲、人和祖国就像风筝那样,互相挣脱又互相纠缠,逃不出宿命的天空。

24:《平凡的世界》 作者:路遥  出版社:十月文艺出版社   馆藏索取号:I247.5/LY22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该书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获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第一版于1986年12月在文联出版社出版;第二版于2012年3月在北京十月文艺于出版社正式发行。

25:《从0到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 作者:(美) 彼得蒂尔, 布莱克?马斯特斯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馆藏索取号:F272/DE2
    硅谷创投教父、PayPal创始人作品,斯坦福大学改变未来的一堂课,为世界创造价值的商业哲学。
    在科技剧烈改变世界的今天,想要成功,你必须在一切发生之前研究结局。
    你必须找到创新的独特方式,让未来不仅仅与众不同,而且更加美好。
    从0到1,为自己创造无限的机会与价值!
    Paypal创始人、Facebook第一位外部投资者彼得?蒂尔在本书中详细阐述了自己的创业历程与心得,包括如何避免竞争、如何进行垄断、如何发现新的市场。《从0到1》还将带你穿越哲学、历史、经济等多元领域,解读世界运行的脉络,分享商业与未来发展的逻辑,帮助你思考从0到1的秘密,在意想不到之处发现价值与机会。
    揭开创新的秘密,进入彼得?蒂尔颠覆式的商业世界:创新不是从1到N,而是从0到1

26:《家人父子:由人伦探访明清之际士大夫的生活世界》 作者:赵园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馆藏索取号:D691.71/ZY2
    继《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的“话题”“人物”(明遗民),《续编》的“制度”“言论”“心态”,本书尝试经由被认为最重要的家庭关系——“父子”“夫妇”,进入明清之际士大夫更为日常的生活世界。本书讨论的,是明清之际士大夫经验中的家族、家庭,他们所面对的伦理关系,以及他们对有关经验、体验的表述。士大夫与“家庭”“家族”有关的言说与叙述,与他们的其他活动,以富于个性的方式联系着,为我们有关历史生活的想象,提供了丰富、感性的内容。